广东丹霞小花苣苔濒危植物扩繁保育取得突破
时间:2025-04-15 15:17:52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15日通报称,丹霞山特有物种丹霞小花苣苔保育工作取得新突破,丹霞小花苣苔的培育和扩繁实验中系列技术难题已攻克,对扩大其种群数量提供了新希望,也为报春苣苔属植物及其他濒危珍稀植物繁殖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实践经验。

丹霞山阴湿崖壁上自然生长的丹霞小花苣苔植株。丹霞山管委会 供图

据介绍,该技术难题由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于白音、韩伟课题组联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凡强课题组科研团队成功攻克,相关成果已以《丹霞小花苣苔叶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研究》为题在《广西植物》在线发表。

丹霞山管理委员会介绍,丹霞小花苣苔(Primulina danxiaensis)隶属于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是一种珍稀的苦苣苔科植物,2008年,由中山大学科考团队在丹霞山海拔100米至250米的潮湿岩壁上发现。丹霞小花苣苔花色艳丽,花朵精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比对认定为丹霞地貌特有种。该种群生境特殊,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且繁殖困难,仅存于广东丹霞山、湖南永兴、江西宁都和兴国等地的丹霞地貌区域,种群数量稀少,属于极小种群物种,具有很强的遗传结构,对环境要求较高,一旦生境被破坏很难生存,亟须有效保护。

科研团队表示,自然条件下,丹霞小花苣苔主要依靠种子繁殖,但种子收集困难,扦插繁殖也存在繁殖系数低、受季节影响大等问题。为此,该团队以“叶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为目标,研究以丹霞小花苣苔叶切片为外植体,通过表面消毒、不定芽诱导、芽增殖、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等步骤,成功建立起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可实现高效繁殖与移栽实验。

目前,经多次实验,研究中使用的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组培苗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丹霞小花苣苔的野外回归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韶关学院团队还将项目中创新实践获取的这项基于组织培养的繁殖技术成功申请了专利。

标签:

生活指南
  • 江南地区最大孔子后裔聚居地迎孔子文化春会

    婺州儒风 怡和礼乐2025孔子文化春会活动7日在浙江金华磐安盘峰乡榉

  •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股票跳空缺口是什么含义?

    股票涨点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首先,对于已经持有股票的投资者而言,

  •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第二航站区市政配套重要节点完成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

  • 高层建筑的震感为何更明显 谨防因错误避险而受伤

    河北廊坊永清县发生4 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有

  • 探访“中国最美地铁站”之一:“出站即见湖景” 、白玉兰意象与滨景融为一体

    主题为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备受关注,上海地铁16号线滴水湖站成为

  • 中新网评:开盒女孩获取他人信息的“超能力”从何而来

    近日,百度副总裁女儿涉嫌开盒网暴孕妇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个13岁

  • 西藏拉萨三年来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

    西藏自治区17日召开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议,记

  • 生猪养殖承压前行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第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5 47元 公

  • 国铁集团推出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措施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4月1日起,国

  • 姚明:让中国青少年成为跨文化对话使者

    我畅想未来能否设立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基金,支持更多民间体育组织

  • 浙江上线AI水利机器人 可秒级响应防汛

    中新网杭州3月4日电(鲍梦妮)据浙江省水利厅消息,该厅与多家公司联

  • 江西实施“七大行动”提振消费 今年将举办150余场消费类展会

    中新网南昌3月3日电 (记者 吴鹏泉)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

  • “哪吒闹海”后,中国电影如何继续“乘风出海”

     哪吒闹海后,中国电影如何继续乘风出海(专家解读)中国动画大片《

  • (新春见闻)从展陈文物探楚人饮食风尚:美味与仪式感并存

    中新社武汉2月3日电 题:从展陈文物探楚人饮食风尚:美味与仪式感

  • 廊坊固安户外用品产业带推广与展洽会举办

     近日,在河北廊坊市固安县,一场以冀货出海,全球机遇为主题

  • 新野县王集镇: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 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王集镇地处河南省新野县西北部,与邓州市汲滩镇接壤,总面积达74平方千

  • 民生
    • 清明假期长江重庆段迎客流高峰 三峡游、两江游受捧

    • 叶诗文:我依然对400米个人混合泳非常渴望

    •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生效

    • 港澳居民“北上”!途经珠海公路口岸港澳单牌车突破500万辆次